热点分析

“娘炮”之争是拟态环境作祟还是真实环境如此?

2019-03-02 11:47:46 新闻与传播编辑

每年9月份都避开不了一个话题:各大学校开学。教育部下令全国中小学生强制观看央视节目《开学第一课》。本出于好意的节目,却在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负面评论接踵而至,除了抨击节目推迟半个小时,让学生强制收看了那么多的广告,讨论持续至今的便是里面出现的各种“加油”男儿,他们是当下电视和互联网最受欢迎的青年男演员,脸上肌肤光滑,涂脂抹粉,颜值堪比女性,身形娇柔,他们的出现不但没有得到赞许,反而被人贴上“娘炮”的标签,带坏小朋友,甚至有网民通过更改名言指责:“少年娘则国娘”,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也接连几天评论,将“娘炮”之争推向高峰。

电视上的娘炮现象

新华社网刊文:《“娘炮”之风当休矣》

文章句子摘录:

以文化人,更在育人。“娘炮”现象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网络上“少年娘则国娘”的批评尽管不无戏谑,但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更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

此文章将当前活跃在媒体上的“粉嫩娇气”的男性表面形象视为“娘炮”,并将其归咎于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的结果。并呼吁流行文化在传播内容的选择上应该谨慎。

人民日报在官微发表评论《什么是今天该有的“男性气质”》,在其文章开头就提出“审美多元尊重为先,涵养气质莫缺包容。” 

文章句子摘录:

现代社会进一步拓宽了审美的场域,提供了更为多元的生活方式,也为对男性的审美提供了更多元的面向。那种基于性别特征进行的价值判断,将男性气质等同于外表外貌,是一种简单化的做法。精致细腻也好,粗枝大条也好,都是自己审美的选择,一个理性、成熟、宽容的社会理应包容。而关注男性气质的构建,也更应该发扬内在的勇气、坚强和担当等诸多品质。这种品质,我们在保家卫国的军人身上可以看到,在为国争光的体育运动员身上可以看到,在梅兰芳、程砚秋等杰出演员身上同样也能看到,他们外形或许少了些棱角、多了些清秀,但是高尚品格、家国情怀同样值得推崇。

此文章从“男性气质”角度回应了社会和其他媒体的观点,即男性气质是一种内涵品格,而不能依靠外貌、动作等进行简单判断。

“娘炮”问题从新闻与传播角度来分析

近几年互联网上关于“娘炮”问题的争论一直喋喋不休,从年轻演员到年轻歌手,一些带有阴柔外表或者气质的男性被贴上“娘炮”的标签,但梳理媒体和民众关注的焦点,大部分的论据或者焦点都将所谓的“娘炮”现象对准了当前大众媒介传播的男性形象上,进而将其逐渐上升到整个国家的男性群体上,因此,对“娘炮”问题的争论归根到底更多是受众对大众传媒塑造的“男性形象”上的争论。笔者也将从新闻与传播学视角来分析受众对大众传媒“男性形象”塑造的印象成因、大众传播塑造男性形象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受众对大众传媒中“男性形象”塑造的印象成因

大众传媒对“男性形象”的塑造究竟是正常,还是过于阴柔,对不同的受众而言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正常,有些则认为行为举止过于阴柔,则偏向“娘炮”,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偏差,,在笔者看来,主要有这些原因:

电视上的娘炮现象

(1)从受众角度看:

① 受众是主动的,他们会对不同的传播内容产生不同的解读。

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态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在接受内容时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而对传播内容产生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受众群体会对相同的传播内容产生完全不同的解读。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尔就曾提出三种解读模式:霸权式解读、商量式解读、和对抗式解读。在娘炮争论中,有观众看到那些“外表阴柔,化妆浓烈”的青年演员就将其视为“娘炮”生怕带坏小孩,而有些观众则认为他们的外表正常,且具有正能量,这恰恰是对同一个传播对象的不同解读。

② 性别刻板印象提供了处理信息和表达态度的参照,但也让男女性别不平等严重化。

将男性称呼为“娘炮”本身就含有侮辱的意思,而以“娘”作为表达词汇,更是表示受众在意识中就将男女视为不平等,且遵循着一种刻板印象:男性是坚强的,不能显示柔弱的,所有与女性关联起来的特征都是“娘炮”;而女性则是软弱,爱化妆、不坚强等等。遵循这样的信息处理标准,对电视上出现的男性形象,若是带有女性特征,则很容易成为大众眼中的“娘炮”,如新华社评论中就将娘炮符号化为“油头粉面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这其实恰恰也是对女性的不公平,加重了男性和女性性别形象上的不平等。

③ 信息接触过于依赖媒介,混淆拟态环境和真实环境。

对“娘炮”的指责,从媒体到网民,大部分讨论都将电视上呈现出来的男性形象作为论据,甚至将一些男艺人作为攻击对象,如鹿晗,吴亦凡、黄子韬等等,这些人在长相的确过于清秀,且电视出镜中也可以明显看出化妆品使用过重等等,但却不能将其在电视上的形象作为其真实形象进行人身攻击。李普曼曾提出“拟态环境”一词,用以表示媒体所传播的内容和真实的环境是有区别的,媒体上所营造的环境是一个重新结构的环境,是一个虚假或者局部环境,如果将这个环境看成是对真实环境镜子式的反映,恰恰就容易导致认知问题。而对男艺人或者电视上男性形象的争论,就是过分依赖媒介去获取信息,导致混淆了拟态环境和真实环境。

(2)从传播者来看,主要有:

① 过于重视外观等视觉因素,忽视电视等传媒的涵养作用。

大众对电视上的演艺人员涂脂抹粉表示愤慨,冠之以“娘炮”,则主要是因为电视本身对演员的包装、形象的设计不符合其角色和大众的认知,偏向韩系的浮夸妆容成为电视造型的重要语言,这个过程对看电视的观众来说会或多或少产生示范作用。新闻媒体曾报道某家长对自己的儿子过于注重外表打扮,出门需要使用很多化妆品,并将这些脂粉气过重的男性青年演员视为偶像表示担忧,这新闻引发网民点赞和赞同,这恰恰说明当前所谓“娘炮”的争议更多停留在外表和行为举止的“女性化”。这些内容都值得所有媒体反思,大众传播媒体传播内容不仅仅应该重视其娱乐功能,也含有教化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保证受众接收到符合正能量和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近,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国家或者社会的经验、文化和价值观延续下去。而当前影像媒介所传递的价值观与另一批传统观念受众存在严重的对抗,这导致了争论。

② 媒体和意见领袖的不同观点表达,让整个争论呈现拉锯战,扩散到整个社会。

男性“女性化”是否已经是个危机,这个问题本身具有争议,加之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的不同价值取向观点的传播,以及舆论领袖的加入,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争论态势升级。如新华社发文《《“娘炮”之风当休矣》,从行为举止上批判了电视塑造的一个个脂粉气过重的男性形象,将外表阴柔的男性视为“娘炮”,而《人民日报》评论则发文《什么是今天该有的“男性气质”》,则间接批判了新华社文章,认为男性气质不应该通过外表和行为举止做出判断,并引出对男性内在品质的讨论。随后讨论延伸到各个其他媒体,甚至是自媒体,其中有自媒体发文《杀死那个“娘娘腔”》,将台湾阴柔化男学生死亡作为论据,提出这类讨论事实上让整个社会缺乏包容,并让这类“仇恨言论”(hate speech)合法化和刻板化。这种情形下,网络讨论很难形成“沉默的螺旋”或者“群体压力”,因为各方均有不同的媒体或者意见领袖代表自身发言,意见环境中各方势均力敌,这也是争议一直持续的原因之一。

2、大众传播塑造男性形象上存在的问题

(1)过分消费颜值和人气,缺失优秀文艺作品和节目。

对男性形象的塑造应该放到一部部影视文艺作品和节目中,但是当前的文艺作品和节目却缺失了基本的文学尊重,急功近利,从上演的每个影视剧和节目的网络评分和吐槽就可以看出当前观众对其的反应。2018年的《延禧攻略》,没有人会去指责其中的男性是“娘炮”,原因就在于其内容将各个男性角色塑造的恰到好处,而反观一些都市剧或者综艺节目,男性形象的展示过多是强行设定人物,剧本内容空洞,人物选择都是以当前最红的明星或者颜值作为标准,化妆过于现代,让观众对其越来越失望。

(2)重视商业营销和炒作,对演员的“内功”要求过低。

电视节目的制作原本是一项复杂且专业的工作,但对演员的要求却似乎越来越低,任何节目或者影视剧最终目的只是为了商业利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内容粗制滥造,加入大量现代元素,甚至“卖腐”“CP”等等,不管演员的形体、台词等等是否符合剧本人物设置,只要能带来商业利益的,就可以拍摄,如曾热播的《谈判官》就曾被人指责男主角形象不符合人物设定,除了耍帅、泡妞,基本就是一部爱情剧。这些因素导致男性形象的设计过于柔弱,不符合受众的生活经验和刻板印象。

(3)传播内容话题偏向于“闺蜜”化,缺少男性话题

在很多综艺节目中,很多男性嘉宾的形体被塑造偏阴柔,且访谈的话题缺少男性之间的格局,更多类似闺蜜式聊天或者八卦,比如“喜欢什么样的女生?”“平时出门怎么打扮?怎么穿衣服”等等类似,这些对于迎合女性观众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对于男性观众则可能产生一些示范作用,会被一些观众认为,原来他们受欢迎就是因为这样的打扮或者穿着。事实上这些都只是节目的剧本设定,但是观众对此无法分辨。

3、如何解决当前传播者和受众对男性形象塑造的认知

传播是双向的,任何一种传播都不能只要求一方进行改进,对于上述出现的对大众传播“男性形象”构建的争论,也需要从传播者和受众两者上进行改进,具体来说有:

(1)从受众的角度来说:

① 增强媒介素养迫不及待

媒介素养是一个人从媒介获取信息、利用媒介传播信息的能力。任何人从媒介中获得信息都需要作出谨慎的区别,不存在完全真实地反映社会面貌的媒体,特别是娱乐类节目,对于演艺人员的行为举止更需要进行批判式的接受,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好的从媒介获取知识和信息。对于家长而言,更需要以此来引导未成年人理性地看待媒介信息。

② 增强包容性,多接触与自身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

刻板印象提供给我们处理信息的框架,但是那未必就是全面或者真实的,只有多接触与自身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自身的见识面和格局才会扩大,才能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和多元化。

(2)从传播者的角度来说:

① 重视电视文艺作品的质量,平衡商业收益和社会效益。

任何一部文艺作品都具有双重性,他们既是一种商品,也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肩负着创收和社会责任的双重任务,对于媒体而言,需要平衡两方面就要严把作品的质量。习主席曾发表讲话,需要文艺作品多创作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要创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而这些都要求我们要将电视文艺作品的质量把好关,而不能为了商业利益,粗制滥造,不能花高价请“流量小生”和“颜值担当”但是作品却不过关,将男性形象颠覆。

② 电视作品男性形象从各类方面突出,而不是花瓶角色。

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影视剧,都需要塑造一个立体的男性形象,从人物语言,形态造型等都是传递其形象的重要手段和元素,绝不能为了讨好目标受众或者潜在消费群体,偏倚其角色设定或者大众的生活经验,这些都不利于男性角色的制造。

结论:对“娘炮”的争论看似是对男性女性化特质的担忧,其实更多是对大众传播文化中男性形象塑造的争论。这种争论的成因既来自受众对媒介内容的对抗式解读,刻板印象,也来自于传媒本身设定的偏颇,和大众传媒内容生产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受众和传播者双方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更好的内容环境,供受众欣赏和学习。

 

 

提示:这个议题持续时间之久、论战范围涉及媒体之广,且论题角度之多值得大家关注,因为此问题具社会争议性,很多高校老师也参与发表了评论,且没有标准答案,又不涉及政策或者隐私,很可能成为2019考研论述题或者新闻评论。与此事件传播特征相似的还有昆山反杀案件,大家也可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