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

【传播学理论】把关人理论与发展

2019-04-07 17:14:14 新闻与传播编辑


把关人的概念和内涵

所谓“把关人"( Gate Keeper),也叫“守门人”,是指在大众传播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大众传播者。这是大众传播者所扮演的最重要的社会角色。库尔特·勒温在“二战"期间关于改变人们饮食习惯的研究中最早发现了“把关人”的现象,并将其引入传播学研究。“


把关人”理论指出了大众传播者在信息传送过程中有重大过滤作用。就新闻而言,新闻素材在形成新闻产品过程中存在一个取舍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播者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通讯社决定发布的新闻,只占已发生的新闻的一小部分;而读者最后从报纸上读到的新闻,又只占通讯社发布的新闻的一小部分。因而,让读者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大众传播者起着决定性的“把关”作用,在新闻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对把关人的研究曾在美国传播学界受到重视,出现了不少有关媒介新闻把关的理论模式,包括怀特的“把关人模式”、 麦克内利的“新闻流动模式”、盖尔顿与鲁奇的“选择性把关模式”、巴斯的内部新闻流动的“双重行动模式”。按照这些理论观点,信息在媒介内形成新闻的过程中(信道),存在着多个处理环节,每个环节上都有不同的“把关人”,他们控制着信息的流通。新闻就是原始信息流经“信道”,通过各种把关人的选择性过滤之后的产品。

 

“ 把关”的原因

①信息的差异性:客观世界的信息无穷无尽,其属性、作用差别很大,需要过滤筛选;


②传播者的差异性:传播者的目的不同,选择满足目的的信息;


③受众的差异性:受众的需要心理差异一选择不同信息满足不同需要。

 

“把关”的过程

①搜集信息:到社会乃至自然界寻求适合传播、有传播价值的信息;


②过滤信息:根据传播日的及受众情况,筛选、过滤已收集到信息;


③制作信息;将确定要传播的信息符号化(编码),加工成讯息;


④传播讯息:将制作好的传播品通过媒介网络发布出去,到达受众。

 

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

①政治、法律因素:把关时必然考虑的基本因素;


②经济因素:指把关人把关时所必须顾及的由信息而带来的经济压力,如何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这是我国把关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③社会、文化因素:包含社会价值标准体系和文化开放程度两层含义;


④技术因素:技术条件和技巧水平;


⑤信息自身因素:是否具有较强的传播价值;


⑥组织自身因素:按照本传播组织的要求、规范、传统标准进行把关;


⑦受众因素:为实现传播目的,把关人必然要对受众有充分了解;


⑧传播者个人因案:包括世界观、价伯观,个性特征(个性、创造力、经验能力),传播方式(个人编码方式水平、个人传播能力)。

 

把关人理论研究

1、怀特的把关研究

怀特的研究是把关研究的经典案例之一。怀特通过对美国一位地方报纸编辑一周内所收到的电讯稿和所选用的电讯稿数量差异的比较,得出最基本的把关行为模式。用公式表示就是: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信息。

这项研究的缺陷在于过分强调把关者的个人权限,忽略了各种联系所形成的必然性与社会性。

 

2、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这是对怀特单把关说的修正与发展。该模式展示了信息流通网络中一系列的把关环节,试图描述在新闻事件与最终的接受者之间存在者各种各样的中间传播者。该模式的缺陷在于每个把关人都处于等量齐观的地位,不分主次,忽视了各把关环节重要性的不同。

 

3、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

该模式是对麦克内利模式的修正和完善,认为信息流通网络中最关键的把关人是新闻媒介。该模式把新闻媒介的把关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即双重行动);第一部分是新闻采集阶段, 主要的把关人是记者;第二部分是新闻加工阶段,主要把关人是编辑,这一阶段相比前者更具有决定性。

 

4、盖尔顿和鲁奇的选择性把关模式

美国学者J.益盖尔顿和M.鲁奇从新闻价值的角度分析了把关人对新闻的选择。他们在《国外新闻的结构》一文中着重分析了新闻内容或社会事件具有怎样的特点和因素才可能被守门人选中,提出了"选择性守门模式”。他们列举和描述了一个原始新闻事件的一些主要特点,而这些特点将影响这一事件最初被选取,然后通过各种守门的机会。也就是说,守门人对新闻信息的选择不是完全主观的,编辑在选择一则新闻是否进入下一步的流动领域时,主要是审视新闻是否具有如下因素:


(1)时间跨度。它不仅指时新性,而且要求事件符合有关媒介的时间程序表。如一个发生、完成于几小时以内的事件,对日刊报纸、广播电视比较适合;一个需要历时几天以上的事件,则适合于周刊。

(2)强度或限度价值。相当于重要性,一个事件越重要,其报道价值越大。

(3)明确/不模棱两可。即可信性,一个事件的含义受到的怀疑越少,则适合于报道的可能性就越大。

(4)文化接近或相关。即所谓接近性和趣味性,一个事件越接近受众的文化和兴趣(包括心理的和地理的) ,就越可能被选中。

(5)一致性。指符合人们的既定期望和预想,越是这样的事件越可能入选,如某些地区的冲突务在难免,一触即发,自然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媒介报道的重点。

(6)意外性,也叫反常性。这是对上述一致性预期性的补充,在-致性的前提下,越是反常、即出平人们意料之外的事件,越是有报道价值。

(7)连续性。一个事件一旦被确认为有新闻价值,就会出现不断注意、连续反映的势头。

(8)平衡性。即从新调构成的角度看,如某些事件具有对比性. 平衡性,则可能被选中。

(9)社会文化价值。包括把关人的价值观,也包括受众的价值观,都会影响信息的选择。

 

盖尔顿与鲁奇认为,一个事件并不是只有具备上述全部要素才能构成新闻,新闻的筛选活动是依据三个基本前提进行的:一是附加性前提:与特定事件有关的因素越多,成为“新闻”的可能性就越大;二是补偿性前提:某事件的一个因素偏低,有可能由于其他因素偏高而得到补偿:三是排除性前提:一个所有因素都偏低的事件,将不会成为“新闻”。


思考:

1、互联网环境下,把关人是否已经不存在了呢?

2、自媒体如何实现内容把关?

3、为什么去年快手、火山小视频等APP被约谈后,向社会征集大量的视频审查员,请用把关人理论解释下呢?

为您提供传播学考研资料,传播学行业信息,传播学学习资料和知识

标签: 把关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