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报道,“毁三观”的新闻传播课
2020年1月7日 随着一位医生的去世,悲愤和失望如泄洪之水,在互联网上喷涌而出,落寞、沮丧、绝望……各类情绪在各类平台上丛生。时至今日,对他的悼念之情依然在互联网蔓延;大众等来了中央调查组调查的公告,可斯人已逝,记住他的只有互联网,在传统媒体中,他依然只是一个“造谣者”。
“吹哨人”唤醒“瞭望者”
2020年伊始,国人经历了刻骨铭心的阵痛,新冠病毒宛若洪水猛兽袭来,可这场病毒战役却起始于一个“谣言”。被国内所广泛辟谣,甚至指责后,病毒真的来了!
激增的确诊感染人群数量和逝去的生命给大众大头棒喝,促人顿悟:当初被定性为“造谣”的那群人是英雄。而这位被海外媒体誉为whistleblower(吹哨人)感染了病毒,一直与病毒作着斗争,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如果把这个社会比作一艘在大海中行驶的大船,那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并及时发出警报。”
曾经的报业巨头,美国大众报刊时代开创者普利策对新闻记者的赞誉,如今看来,有些讽刺。
原本应该对公众负责,履行预警作用的新闻媒体,却成为权力的代言人,即便缺乏专业的知识,却未曾嗅到一丁点异常的味道。
随着事件深入,媒体依例行公事般报道既有发生的事实:每日被感染的人数,每天的记者会,专家说怎么预防,相关部门采取了何种措施……。
而微博却变成民不聊生的惨剧,每天被感染的疑似病例在微博求救,湖北某慈善部门口罩分配不均等等,
宏观信息和微观个体信息之间形成强烈撞击,无数谣言、真相,此起彼伏,刺痛每一个用户的心,而大家却无能为力。
这位吹哨人的离世,引发了全社会上下的共振,新闻学界的尊者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无奈和失望,在微博中奋力咆哮:何为谣言?何为真相?信息如何才能公开透明?可防可控的对象是什么?
北师大某教授:
清华大学某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
深圳大学某教授:
(因为发表疫情观点,微博已经将常江教授的ID搜索撤下,多个图片被屏蔽)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媒体?
新闻媒体以报道新闻为天职,从新闻学滥觞到如今,新闻的功能在不断扩张。传播学的加入,让新闻的作用意义鼎盛一时:预警、协调、传承和商业,这些让外界和新闻学子对新闻怀有崇高敬意。
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新闻的发展推进到另一个高度,各类新闻样式和运作花样迭出:中央厨房、融媒体、平台新闻、VR新闻等,给了新闻媒体以希望去抵制互联网的入侵威胁,但,新闻媒体却忘却了核心:缺失了真实和受众想获悉的内容,一切技术都是扯淡!
从疫情爆发之初,国内数十家媒体异口同声指责一个医学专业的人提出的新型病毒为造谣,到后面传播官方人员的可防可控,百步亭的万人宴……,一系列新闻报道折射背后畸形的新闻选择机制,和对新闻作用与功能的肤浅认识。
将政治正确作为优先选择并无不妥,新闻原本就是一种上层建筑,背诵过新闻理论的人都清楚,任何一个国家的新闻媒体都掌握在本国统治阶级手中,无产阶级的新闻性质更是不讳言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但一旦将政治正确作为唯一选择,甚至成为一票否决的因素,那喉舌就将人民排除在外,所有可能质疑的新闻线索也就理所当然的被排除在了新闻之外,更不提进入到新闻流通领域。
从官方流出的信息真的是对的吗?
新闻的“把关人”将其作为重要来源,却逐渐丧失了批判精神,有闻必录的弊端在这次疫情初始被暴露无遗。一个没有援引任何处罚条例,即便事后没有任何新闻调查,就这样麻痹了公众的神经,甚至带动公众攻击最初提出危险警示的人,这才是媒体逐渐被公众抛弃的根源,技术不过是最终埋葬新闻媒体的那抔土。
信息公开,需要新闻人的坚守
“我后悔我读了新闻学。”
“看到这些,我对选择新闻学考研都茫然了”
一些新闻学学子在某教授的微博下纷纷留下这样的感慨,疫情的发展看到媒体的这番表现,的确让人扼腕叹息,
我们几乎都不是从媒体获得疫情的信息,而是从微博,那一个个自媒体获得真相,从微博求救,哄抢口罩这一层层负面信息,需要预警和呼唤的声音在新闻媒体如同失声一般,新闻媒体依然在有闻必录,将官方信息作为唯一来源,而缺少了多元声音和深入调查。
17年前的一场非典,有位央视记者曾采访过当年小汤山医院后得出结论:只有信息公开,才是缓解公众恐慌,战胜疫情的关键。
信息公开,也成为这次疫情期间,网络呼声最高的声音。公开具体感染人数,公开红十字会的捐赠和分配,成为民众迫切需要的信息。
如何公开,如何做到信息权威?依然需要新闻媒体的不懈努力,只有新闻媒体的不断追问和争取,才能让信息公开成为可能。
网络舆论声浪虽大,却抵不过技术的防控,微博的运营平台并不是傻子,毕竟还是资本的产物,威胁到平台的利益,撤话题,删微博,冻结账号,这些都是管控的手段,唯有新闻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公信力,将民众的单独的声音逐渐汇聚起来,让官方高层听见。
正是因为新闻运行机制的不完美,社会的黑暗太多,才更需要新闻人,需要我们秉烛独行,照亮每一个角落。
也许我们的一篇稿子,一条视频、一个提问无法改变社会,却可能让整个社会产生共鸣,星星之火,方可燎原,新闻人就是那一点星火,让无力者继续前行,让绝望者仍心怀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