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始创于1984年。前身为甘肃政法学院法律系汉语外语体育教研室。2001年在学校原基础课部基础上组建成立了人文学院。是我校学院制改革中第一批设置的二级学院。
人文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系、法律英语系、新闻与传播系和大学外语教学部4个教学部门。学院学科专业特色鲜明,现有汉语言文学、英语(法律英语方向和法律翻译方向)、新闻学(法治新闻方向和法治传播方向)、广告学(媒介经营方向)6个本科专业(方向)和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授权点。有汉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法律语言与文学、法律翻译、法治新闻、西北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与传播、舆论监督与政治文明等多个校级重点学科研究方向。
人文学院现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290人,其中少数民族预科学生99人,国际学生8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183人。学院现有教职工113人,其中,专任教师97人;外籍教师2人;教授10人,副教授52人,讲师35人;博士19人,硕士学位以上86人;现有硕士生导师14人;聘任兼职教授27人。16人先后留学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1人获甘肃省园丁奖,15人次获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12人获学校“师德标兵”称号, 27人获校级“三育人”先进个人,21人次获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光荣称号。
人文学院现有学院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教学实验实训中心、预科生部以及培训中心等管理机构。拥有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英语口译实验室(含同声传译)实验室、计算机翻译教学实验室、语音识别学练实验室、新闻报刊编辑实验室和新闻学综合实验室、新闻演播(录播)实验室、广告传播实训室、现代汉语语音实验室等教学专业实验室。设有法律语言研究中心、法治新闻研究中心、法治传播研究中心、法律翻译研究中心、西北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传播研究中心、西北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新闻监督与传播研究中心、国学教育研究中心、大学英语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近几年,学院教师承担或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承担完成省级、厅级科研项目40多项,获教育厅教育成果奖励10项,获省级和校级教改成果奖19项,先后出版教材、译著和专著50余部,发表科研论文400余篇。
人文学院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院学风优良,学生踏实、勤奋、好学,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成绩突出。近几年,先后有多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等各类奖励资助,多名同学获省级、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及各类标兵等称号。荣获“21世纪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演讲比赛”西北赛区一等奖和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各1次,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1次,第22届法国贝西国际武术节荣获通备武术第一名和个人才艺第二名,另外还有30余名学生分别在 “CCTV” 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甘肃赛区比赛、甘肃省高校校园媒体“好新闻奖”大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有50余名同学先后通过“国家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考试等多种方式,赴英国、德国、波兰、捷克等国家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有多名同学先后考取“985”、“211”院校硕士研究生。自2001年建院至今,共累计培养毕业生三千余人,为各行各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人文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和法治精神、扎实专业知识和法学知识、较强实践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近年来稳步推进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式与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新时期,人文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秉承“厚德、博学、明法、笃行”的院训,坚持“强基础、显特色、重实践、促发展”的办学思路和“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资源,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拓宽人才培养口径。坚持改革创新,依托学校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促进学院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而努力。
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
2019年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招生专业及其方向 | 学制 | 考试科目 | 备注 |
---|---|---|---|
12人文学院 | |||
◆新闻与传播(055200) | 2 |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复试科目: ①外国语听说测试 ②复试考试科目:新闻传播实务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新闻学概论; 新媒体实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