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分析

香港暴乱下的群体行为

2019-08-14 22:28:53 新闻与传播编辑

打、砸、抢、烧、装……,一群喊着需要民主的人群,却干着恐怖主义的行径,这些现象正在香港不断上演,香港新一代的年轻人正在陷入一群狂热的政治运动,他们可能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却如同丧尸般做着一致的动作:到处攻击他人,喊着不切实际的口号,枉顾当前的法令和法规,甚至对人命视如草芥。


那些带着口罩,挥舞着攻击性武器的人为何可以成群结队,形成一股恐怖势力?这些在高等学府受过高等教育,甚至有各类学生会主席的“好学生”,为何示威行为如此肆无忌惮?新闻与传播视角一起来看香港暴乱下的群体行为。

香港暴乱

新闻与传播视角解读

群体行为,也被称为集合行为,这是新闻与传播中关于群体传播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香港此次的暴徒武装袭警、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就是从反对罪犯引渡条例开始,而这类诉求逐渐被别有用心的“港独”分子利用,进一步扩大政治需求,要求获得普选权力、赦免所有游行人员可能会被日后追惩的罪行等等,这也让暴徒行径不断扩大,越发肆无忌惮。

香港暴乱

01

香港“暴徒”的集合行为的成因:

集合行为虽然是自发产生的现象,但它的产生却是有条件的,一般认为,其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1)结构性压力。在香港暴乱中,结构性压力可以从社会、政治、经济等多个角度来看,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虽然汇集了全球的财富,却也是贫富差距日渐扩大的地方,看似具有高福利,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香港的高房价不断将年轻人推向焦虑、绝望的境地,一些年轻人只能过着“蚁居”生活,加之长期接受到“港独”等教育,当代的香港年轻人既没有国家的概念,又面临现实就业差、经济收入与物价不成正比的压力。

香港暴乱


(2)触发性事件。发对修改罪犯引渡条例等声浪的高涨,反对派认为没有根据程序进行充分讨论,从最初的静坐示威到后面索取“普选”香港特首等诉求,最终演变成为今天的“暴徒”恐怖行为。

香港暴乱



(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香港的媒体的立场各有不同,媒体记者的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枉顾社会责任,甚至成为支持“港独”、支持“暴行”的力量,这反而助长了香港的集合行为。从公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出,一些身着黄马褂的记者在警察被殴打时站在一边,而当警察奋起反击时,则站在警察和“暴徒”之间,成为违法者的保护墙,而香港的一些媒体将此次“暴行”描述为“民主游行”,这些都导致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整个信息中缺少公正和客观。

02

香港暴徒行为的信息传播机制:

信息传播贯穿于集合行为的始终,并且受一些特殊传播机制的制约,这些机制主要在以下几种:


(1)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让“不良思想”在香港年轻中散播。暗示指某种观点、情绪和行为不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是经过间接的示意就被人接受;群体感染就足在暗示的基础上异常迅速地传递上述观念、情绪和行为。在香港闹事的年轻人中一致持有的口号就是民主,这类“民主”思想在群体中不断传播,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民主而战。尽管他们所做的行为完全与民主无关,甚至是一种暴行,但是这类“民主”思想成为群体行为的支撑。

香港暴乱


(2)群体模仿和群体压力迫使人群抛弃理性,盲目顺从。根据8月14日《环球时报》报道,参加此次香港“抗议”活动某位女性因为是收了钱而参加此次活动,但是在参加活动中却被强制要求做各类抗议行为,当参与者要被放弃时却被威胁要曝光其资料。这类人在整个香港“示威”行为中并不占据少数,但是因为害怕被群体惩罚,他们不得不模仿群体其他人的行为,这种被恐惧操纵的行为,让违法行为不断扩大。

香港暴乱


(3)匿名性让香港年轻人的暴行“肆无忌惮”。香港“暴徒”都有着统一的外形,黄色或者黑色的衣服和口罩,他们被统称为“黑衣人”,这种做法不仅仅是为了树立标志,而是将自己隐藏在口罩之内,如同古装剧的夜行衣,只要蒙住了脸,他们的身份就不会被发现,即便被偷拍也难易真实确认是谁。这种匿名性让他们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作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

香港暴乱


(4)奇异的信息流。在集合行为中信息的传播会出现畸形,产生谣言和流言,这在新媒体泛滥的今天更为明显,谁都可以发布信息,并且根据自己的立场裁剪信息,如在香港“暴徒”的集合行为中,被西方媒体普遍描述为“民主游行”,将镜头对准受伤的“非法群体”,认为这是警方镇压,而在中国媒体在将镜头的对准警方,和受苦的普通民众。如8月14日环球时报记者在香港采访被打,国内社交媒体普遍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支持,而香港某些媒体和某些西方媒体则对此事未报道,或污蔑他是警察假扮的。

香港暴乱新闻与传播资料

提示

被香港的暴乱震惊的除了有人们的爱国之心,还有新闻传播学那尘封已久的群体传播理论。面对这类政治事件,基本所有学校不会以此作为考点切入,却可能用另一种形式去考察,名词解释,简答题,甚至论述题。届时,大家就可以使用香港暴乱作为例子分析。

  • 群体传播

  • 乌合之众

  • 群体感染

  • 广场效应

  • 群体极化

  • 群体性事件

  • 群体性事件成因?


新闻与传播

欢迎关注新闻与传播微信公众号

访问传媒智库官方(media-learn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