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新片抹黑中国奶奶形象,刻板印象真的难以消除吗?
央广网6月底发布信息:【BBC新剧疑丑化中国奶奶,华人群体拍片反击:这才是真实的奶奶】BBC儿童版CBBC因一部尚未播出的情景喜剧《和拉姆生活在一起》引起争议。据看过剧本的知情人士爆料,剧本无亚裔参与编剧,中国奶奶被丑化成无赖、成天吐痰的形象。华人群体对此表示愤怒,BBC华裔记者Elaine Chong更是制作纪录片回击:这才是我们的奶奶!
事件曝光后,引起大批华人团体愤怒和抗议。其中英国华裔演员丹尼尔.约克.洛更明言:“英国电视台在反映东亚人生活这方面一直都很失败,我们总是被留下一些负面的刻板印象,他们总是很粗略地描绘我们,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真实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不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还经受这些,所以我要抗议。”
除了华裔,整个亚裔在西方生活和印象中都处于尴尬的位置,比如今年年初获得金球奖最佳女主角的韩裔美籍演员吴珊卓,在好莱坞摸爬滚打多年,一致被赋予配角,以至于在接到美剧《杀死伊芙》的女主角邀请时,都怀疑剧组是否找错了自己。
新闻与传播角度解读
BBC新剧对华裔形象的塑造不过是西方长期以来对华裔,乃至亚洲裔的一个缩影,从影视行业李小龙、成龙营造的“功夫中国”到现实生活中国大妈给西方留下的“说话大声、不讲卫生等”形象,从新闻与传播角度来看,体现了不同国家在彼此信息传播中对各国受众构建的刻板印象。
“刻板成见”(stereotype)是指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因而它起者社会控制的作用。在影视剧中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刻板印象主要是由于以下的原因:
(1) 传播者本身的经验局限,导致信息“编码”与受众的“释码”之间产生冲突。受众接受到什么样的信息不是由现实世界决定的,也不是由受众决定,而是信息加工者决定。根据霍尔的编码理论,传播者对信息的加工是编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会受到传播者的经验、知识决定,如果传播者本身对某一信息带有偏见、那么编辑出来的信息也就带有偏见。BBC的新剧之所以将华裔老人塑造成爱吐痰等不文明现象,正是导演和编剧等人员对华裔认识的经验不足。
(2) 信息传播过程中要受到意识形态的渗透。一个含有华裔形象的英国影视剧,其必定是为了迎合英国的主流思想,以此宣传符合英国的价值观,而这华裔形象成为了“牺牲品”,成为其贬低的对象,用以营造戏剧冲突。
危害:
虽然只是影视剧,看似为了营造戏剧冲突而对一个特定国家的角色塑造成符合民众刻板印象的行为,但是从现实影响中来看,这类角色却具有非常严重的危害:
(1) 加深受众对另一个国家形象的的偏见和误解,令拟态环境现实化。虽然只是戏剧,但是作用的却是受众对现实生活的认知。BBC新剧对华裔的塑造将可能令英国受众认为英国的老人都具有不文明的行为,特别是对于那些从未接触中国老人的英国人来说,这部剧就是他们接触中国人,获取中国形象信息的重要来源。因此,一旦这样的剧播出后,这些虚拟的形象将会让一些英国人对中国老人产生不好的印象,认为现实中的中国老人就是如此,最终的结果就是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加重。
(2)导致国家形象的定型化,和改变的困难。刻板印象最大的潜在危险在于其稳定性,在短期之内难以改变。影视剧中所塑造的形象会以一种柔性的方式灌输到受众的脑海中,让受众在娱乐、轻松的环境下接受某一观念,BBC的新剧最大的危险就在会给华裔形象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让英国人普遍认为华裔不文明,对生活在英国的华裔老人带来不确定性。如曾有新闻报道,西方一些民众在地铁中辱骂华裔。
解决办法:
如何去克服此类刻板印象呢?材料中给予了我们一些方法,即受众的反馈,通过反馈倒逼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重新编码或放弃传播,除此之外,还有各类方式去克服刻板印象。总体来说:
(1)从受众的角度看,通过反馈将受众的态度传递给传播者。BBC新剧引发英国记者和在英国的其他华裔不满,不仅制作纪录片传递真实中国老人的形象,还通过新媒体工具发声,抗议BBC的新戏剧。
(2) 从传播者的角度看,传播者应该增加对他国文化和现实的了解,基于真实的现实生活创作文艺作品。传播者的经验和知识决定了其对信息加工和编辑的深度与准确性,只有更多的知识含量与生活经验,才能在创作中达到更高的艺术高度。
(3) 从国际传播的角度,加强本国的形象传播和建设,在国际舞台上具有更多主流声音。受众刻板印象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国家长期在国际文艺作品和新闻传播中处于劣势,西方国家对中国长期偏见式的报道和文艺作品让西方国家一些民众形成某些刻板印象,一说中国必定想到功夫等,而谈到中国大妈,印象就是不文明行为,这与我们长期以来传媒发言权低有关,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本国国际传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