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

沉默的螺旋内涵和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表现

2019-05-19 20:07:35 新闻与传播编辑

沉默的螺旋理论(spiral of silence)是德国传播学者诺利·纽曼于1972年在其著作《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首次提出的,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给予了全面的概括。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的方面有强大的效果,她把舆论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机制称为“沉默的螺旋”。

基本观点

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从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新闻与传播资料

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者既而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

新闻与传播资料

第三,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大众传媒以如下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到孤立形成印象。

新闻与传播资料


沉默的螺旋的关键概念

(1)孤立的恐惧

这一概念是“沉默的螺旋”假设中最为重要的前提之一。纽曼认为,人类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对孤立的恐惧”来控制,孤立的恐惧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她认为,法律就是很好地利用了人害怕孤立这一特点,如被示众者——虽然没有使其受到身体的伤害,但是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一件难以想象的可怕的事情。纽曼认为尴尬是一种害怕孤立的表现。


她把“孤立的恐惧”作为舆论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加以详尽研究,并将其量化。当人感觉不到自己的立场受到他人的支持时,对孤立的恐惧就会影响到舆论的形成,人就不情愿表达这种不受欢迎的立场。对于普通人来说,为了避免被孤立和不被他人鄙视,他们会改变自己的观点来跟大多数人的观点保持一致,而不是只寻找一两个与自己观点相近的人。纽曼的理论以个人在社会中的“孤独感”和对孤独的恐惧感为前提。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在某种程度上希望获取周围社会的认同感,并在此认同感基础上获得个体对于群体的归属感。就每个个体而言,他们是惧怕抓独并依赖群体的,而正是由于这种对抓独的恐惧与对群体的依赖,造成了个体在表达观点时会更多地估计周围群体中的“民意”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与群体基本一致的观点选择。这一假设是纽曼理论中“沉默的螺旋”赖以形成的前提。


(2)累积、和音、公开效果

纽曼是大众传播“强效果论”的支持者,她认为有限效果论之所以长时期统治传播学效果硏究领域,在于以前的硏究方法有很大缺陷。她提岀累积、和音、公开效果三个概念,并指出未来效果研究应该朝这个方向前进。


①“累积”:把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效果视为一种长期效果,是多种媒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产生的效果,媒体信息在跨媒体渠道和一段时间内重复。


②“和音”,指不同媒介的报道有一种相同的趋势,长时间呈现同质性很高的内容时,会取得最大的传播效果。这种和音是记者们价值判断的一致性、媒介报道的内容相似性造成的。这个特性可以加强媒体的作用;同时也可能产生强烈的误导。

新闻与传播资料


③“公开效果”,指意见气候中的强势观点对个人产生压力,媒介中的意见领袖的观点造成“公开效果”,这是媒介效果的主要来源。


(3)“中坚分子”

莫斯考维希指出,群体合力中的“中坚分子”表现出意志的坚定性、主张的一贯性和态度的强烈性,可对“多数派”产生有力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群体合力并推动新的合力形成。这是与“沉默的螺旋”不同的另一种舆论形成过程,即由少数人意见向多数人意见演变的舆论机制。实际上每一个“舆论”的周围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坚定的“少数派”意见,而提出这些意见的“中坚分子们对“模糊群体”关于意见的选择和表达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5)准感官统计

每个人都具有“准感官统计”的能力,一种第六感,不用民意测验,他们也能知道什么是压倒性的主流民意。这种能力能够判断“意见气候”的状况,判断什么样的行为和观点被他们所处的环境认同或不被认同,什么样的意见和行为正在得以强化或弱化。

新闻与传播资料

(6)意见气候

“意见气候”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个是所处环境中的群体意见;另一个是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在塑造“意见气候”时起着巨大的作用,因为这是一种专业化的媒介组织,它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因而,大众传媒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传播的内容是公开的。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几乎无处不在。人们观察环境中的意见分布,其主要依据是大众传播媒介,他们通常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呈现的意见就代表了多数人的想法。公众在公开表达意见时常采用媒介上不断重复的词汇和观点;反之,与大众传媒不一致的观点,公众一般不予公开表达。

理论意义

“沉默的螺旋”理论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硏究视角,认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该理论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舆论形成中的作用,这是效果研究的一个突破;


再次,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指出这种影响来自传媒营造的“意见环境”。


(1)局限性

第一,其理论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者优势意见的趋同行为,仍有待于推敲。


第二,对社会孤立恐惧,对优势意见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该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第三,“多数意见”的压力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制约,对于不同性质、类型的问题,“多数意见”的压力不同。


第四,过于强调“多数”或者“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实际上,少数派的“中坚分子”往往可以对多数派产生影响。

 

新媒介环境下的冲击

自从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媒体诞生以来,其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功能使得许多传播理论受到挑战和质疑,其中,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在互联网上失效成为众多争论中的一个焦点。


(1)网络传播中不存在群体压力

就网络传播而言,网络传播匿名的特点导致群体压力不复存在。根据网络传播匿名性的特点,群体压力相对减少,在网络传播中,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匿名心理指的是在一种没有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人可能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力。随着这一责任感的丧失,就可能坚持平常在现实生活中不敢发出的孤立的观点。

由于互联网的平等性、匿名性和不受地域的限制,所以“群体压力”的主、客体都变得模糊起来,“网络上发表意见实际上是匿名的,基本上不存在‘自己的意见和‘公开的意见’相矛盾的问题”。但是用户对网上意见的认知,会发生比在现实社会中的认知更大的偏差,因为用户通常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结成讨论小组,因而会在较大程度上将自己的意见视为也是他人的意见,出现镜式知觉( Looking- glass Perception)和假一致( False consensus)等认知偏差个人在网络上表现得比现实中更为大胆,这并不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他个人本能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而是因为使社会孤立恐惧产生的条件出现了缺失。


(2)从众心理的作用程度减少了趋同行为的发生。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网络中趋同行为将大为减少。“沉默的螺旋”提出的前提条件之一是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此“恐惧”产生的对多数或优势意见的从众心理和趋同行为。互联网出现后,网络传播中较少存在群体压力。因此,在“沉默的螺旋”中起重要作用的“从众心理”,其作用程度也可能会因为网络时代的到来而有所改变。因为在网终中,多数群体并不稳定,如果人们在某个群体中感到失调,就可以采用转移群体的方式而不是从众的方式来平衡失调。同时人们的交往空间也将随着络的无限拓展而变得开阔起来,人们可以通过在网络中积极寻找同盟者来消除孤独,避免了在有限的生活圈子中一旦在意见上孤立就会在其他方面也陷人孤独的情况,从而大大降低了趋同行为的发生。


另外,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受众具有匿名性,人的心理状态会更接近他的“本我”。在传统社会环境中的恐惧心理已经被一种“无所谓”的心理代替,而且受众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任何责任,因此,基本不存在“自己的意见”和“公开的意见”矛盾的问题。但是受众对网上意见的认知,将出现比在现实社会中的认知更大的偏差因为受众通常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结成讨论小组,因而会在较大程度上将自己的意见视为也是其他人的意见。


提示


沉默的螺旋在新媒体环境中表现,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意见,一切以自己所报考或学习的院校意见和导师论文为主。


为您提供传播学考研资料,传播学行业信息,传播学学习资料和知识

标签: 沉默的螺旋